請勿濫用電音

Text: Jerald

用電子音樂編曲,就好似煮"食送"落調味品一樣,沒有的話,首首歌聽落會好似一樣。一首歌有不同的電音在主流旋律背後「撩下撩下」,才會令它跟一般流行曲與別不同;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子編曲,就好似廚師的秘製醬汁一樣,其他人既不懂亦不可能抄襲,就如KFC之所以成功,就是因為其炸雞秘方一直冇人成功複製。 好了,那又如何調配出令人一試(聽)難此的「味道呢」?大家不妨向The Black Eyed Peas及Daft Punk的作品借鏡。

從事創作的,好多時會加入不同的樂器令編曲更加full(厚),可惜不少香港音樂人所造的時會過火,以為造多幾層layer就等如full;但其實這造法太危險,如果layer造得不恰當,各種聲音只會爭個你死我活,得個「亂」字。我自己也試過,將琴與bass的低音一塊兒用,結果「撞」到兩敗俱傷,效果既唔夠「行」,亦減弱了整首歌的氣氛,變得平平無奇。而The Black Eyed Peas從來沒有這個問題,因為他們玩得好「精」。

BEP上張碟《Boom Boom Pow》採用很多電子元素,運用得非常聰明。「簡單」是主要原因,既可避免架床疊屋所致的累贅感,還可營造好「行」的效果──在混音時,舉例說用20種樂器聲,件件調節到好大聲的話只會爆錶,對比用5種的話,就可以把所有聲音平均地調較到好大聲,於是大家便聽到好「行」的效果。除此,BEP仲巧妙地用人聲夾電音底,令整句更豐富、更突出、更易記,當catchy效果成功營造之後,他們便把它不斷重覆,你無可避免地把歌曲輸入腦裡去。

至於Daft Punk,老賓說我並不喜歡他們的音樂,大部分line趨向機械式的設計,就算很短,就算玩重覆性,卻沒有我喜歡的melodic歌曲,所以我通常聽5分鐘就熄機,實在太悶了,哈哈!但毋庸置疑,他們的道行實在很高!有些效果我根本不能參透出是怎樣造成的。跟BEP一樣,Daft Punk不會overuse電音,精簡地選用素材,每種聲均做到好實淨、好「行」、好「揼」,不知如何還特別造出一種極具powerful的效果。我只知道,他們一定花很多時間把不同的tone進行mix& match。早前《Tron》上映,由他們做配樂實在適合不過,因為歌曲沒有搶耳的旋律,不會搶去視覺畫面的焦點;若換上是BEP,恐怕也有點浪費吧,因為BEP是主角的料子嘛!